廣州羅湖山生物醫(yī)藥科技有限公司
小小圓球輕又輕,又像棉花又像絨。
輕輕對它吹口氣,飛出許多小傘兵。
這首兒歌里提到又像棉花又像絨的植物就是蒲公英,蒲公英不僅有趣,更是一味常用的中藥。
雨水過后,氣候回暖,柳樹發(fā)芽,野菜冒頭。沒錯,又到了吃“鮮”的時節(jié)。尤其是每年的三、四月份,吃膩了大魚大肉的人,此時多吃一點野菜,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。
野菜種類繁多,功效也各異。我們今天要說的,就是有“藥草皇后”美稱的蒲公英。
蒲公英,別名黃花地丁、婆婆丁,屬于菊科植物,入藥部分是蒲公英的帶根全草。春、夏開花前或剛開花時連根挖取,洗凈雜質。挑選以葉多、色灰綠、根完整、無雜質者為佳。
蒲公英對環(huán)境的適應性很強,生長于山坡草地、路旁、河岸沙地及田野間,或是稍潮濕的鹽堿地或原野上。在我國,東北、華北、華東、華中、西南及陜西、甘肅、青海、新疆、內蒙古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。
中醫(yī)認為,蒲公英性寒,味苦、甘,歸肝、胃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、利濕通淋的功效。
■ 清熱解毒
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,在內可以用于治療熱毒熾盛導致的腸癰腹痛、肺熱咳嗽、咽喉腫痛等疾病。
蒲公英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可以清熱解毒的同時,不會苦寒太過而損傷脾胃。因此《本草新編》盛贊“至賤而有大功”,適用于脾虛濕濁化熱的患者。
日常出現(xiàn)咽喉疼痛,牙齦腫痛,頭面部如火燎,口干口臭等“上火”癥狀,但又同時存在胃口欠佳、大便不成型、疲倦乏力等脾胃虛弱的癥狀時,使用蒲公英可以起到清熱不傷正的作用
■ 消腫散結
蒲公英性寒,味苦、甘,素有“瘡家之最”的美稱,它能消腫散結,與清熱解毒相輔相成,可用于治療熱毒氣血凝滯出現(xiàn)的的癰腫疔瘡、核腫,凡瘡口紅腫熱痛,都可以使用。
《本草正義》記載:“蒲公英,其性清涼,治一切疔瘡、癰瘍、紅腫熱毒諸證,可服可敷,頗有應驗,而治乳癰乳癤,紅腫堅塊,尤為捷效?!逼压⒖唷⒏?、寒、入肝胃經,女性乳房屬胃、乳頭屬肝,尤其適宜用于治療乳癰(急性化膿性乳腺炎),是乳癰要藥,同時還有通乳的作用。
治療乳癰的“蒲公英”
相傳,有一富人家未婚小姐忽覺乳房紅腫,疼痛難忍,既羞于求醫(yī),又唯恐父母責備,煩悶抑郁,竟欲投河自盡。恰遇漁家父女搭救,漁家女名為蒲英,得知小姐因病投河,了解病情后,聽從父親的指導采來一種草藥,搗爛后外敷小姐乳房部,數日后乳疾竟得以治愈。小姐將草藥帶回后植于花圃,將其命名為蒲公英,以示對蒲家父女的感謝之情。
蒲公英不管是鮮品搗碎外敷或者干品濃煎內服,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的作用。蒲公英與金銀花、野菊花、紫背天葵、紫花地丁共同組成非常經典的,具有清熱解毒,消散疔瘡作用的方劑——五味消毒飲。
■ 利濕通淋
蒲公英還有著“尿床草”之美譽,也就是說,蒲公英有著很好的利尿功能,它能清利肝膽濕熱,同時也能利尿通淋,常用治療濕熱黃疸、熱淋澀痛。另外,因蒲公英入肝經,能治療肝火上炎導致的目赤腫痛。
■ 和胃止痛
《嶺南采藥錄》記載蒲公英:“炙脆存性,酒送服,療胃脘痛?!薄锻饪谱C治全生集》“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,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?!币陨险J為蒲公英燒枯后內服,可用于治療胃脘部疼痛。
■ 烏發(fā)生發(fā),強壯筋骨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烏須發(fā),壯筋骨。”《本草述》:“蒲公英,甘而微余苦,是甘平而兼有微寒者也。希雍有曰:甘平之劑,能補肝腎。味此一語,則知其入胃而兼入肝腎矣,不然,安能涼血、烏須發(fā),以合于沖任之血臟乎?”
文章來源于網絡,侵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