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因為吃了過多的油膩物,消化不了,堆積成濕。
2.雖然沒多吃,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,吃一點兒就膩住了,也會成濕。
3.還有就是環(huán)境、季節(jié)因素的影響,比如廣東多濕,那里的人不喝涼茶就會不舒服。比如夏天,很多人體內(nèi)都會有濕,身體會變得很重、很懶。
這三種癥狀歸根結(jié)底都和脾氣有關(guān)系,“濕重”是標,“脾氣虛”是本。
中醫(yī)說的脾,是負責運轉(zhuǎn)的,任何代謝產(chǎn)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氣的力量。脾氣一虛,臟東西就要潴留體內(nèi)。
臟東西是什么呢?可以是多余的脂肪,也可以是異常的分泌物、排泄物。胖人多陽虛“濕重”。
很多胖人看似壯實,實為虛寒。特別是肚子上脂肪多、游泳圈越來越大的人,更不能忽略他們體質(zhì)的寒性。
你如果去摸這種胖人,他們的皮膚一般都是涼涼的。就是因為他們的身體自己知道缺少陽氣,本能地增多脂肪,以起到保溫的作用。
就像過去沒有冰箱的時候,夏天賣冰棍的人,都會用一條棉被包住冰棍,棉被是防止散熱的。
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這個作用,所以也就有“胖人多陽虛,而瘦人多陰虛”的理論,往往是越胖越虛,越虛越胖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
胖人的正確減肥方式應(yīng)該是溫化寒濕,“溫”是增加代謝脂肪的能力,“寒濕”就是指那些不該積存在體內(nèi)的脂肪。
小心愛睡覺的孩子是“濕重”
有一個同事的孩子,很乖,而且特愛睡覺,這也是被濕邪困住了。這孩子之所以濕重,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強,加上后天喂養(yǎng)的時候,家長可能沒注意到,經(jīng)常給孩子生冷的食物吃,傷了他的脾氣。
脾氣有消化食物、吸收營養(yǎng)、排出糟粕的能力,如果這種能力下降了,營養(yǎng)吸收不了的同時,糟粕也排不出去,留在體內(nèi)就成了濕。帶著這些廢物,身體自然就覺得疲勞了,所以小小的年紀就容易犯困。
被濕邪擊中的典型癥狀是:
身體總覺得疲勞,但這種疲勞不是因為哪里酸痛,如果酸痛的話,可能是你有血虛、血不養(yǎng)筋的問題。
1.身體發(fā)沉、發(fā)重,頭也發(fā)蒙,雖然頭不疼,但是不清爽;
2.皮膚上會有濕疹,胃口也不好,吃什么都覺得沒味道,嘴里發(fā)黏。
3.舌頭伸出來時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舌質(zhì)很胖,顏色偏淡。癥狀嚴重的,舌頭邊上會有齒痕,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,這叫“裙邊舌”,這就是比較嚴重的脾虛濕困了
遠離體濕、濕態(tài) 刻不容緩!
濕不再來 一身清爽~
免煮免泡、無需等待
獨立小包裝,打開即食,就是很方便。
不用每天起早貪黑煮水、刷鍋刷碗~
隨時隨地 補充能量~ 精力充沛一整天!
沒有自己熬湯的渣渣感,妥妥的真材實料~
送人自用兩相宜